一、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是一个深入群众、深入了解的过程。通过接触个体事物,了解个体情况,听取个体意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握事物的一般联系、本质和内在联系,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因此,“从群众中来”是从实践到认识、从个体到普遍的具体体现。这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无可否认是科学的。 2、“从群众中来”就是认识世界,“到群众中去”就是改造世界。我们以不同方式认识世界的最终目标是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纲领、路线、原则和政策是从个人那里获得的一般性内容。这个“一般”是否是个别具体事物中最本质的东西,是知识本身无法验证的。它必须通过返回个人实践来检验。 “到群众中去。”由于科学技术、个人经验等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不可能绝对正确。还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到群众中去”。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反复实践,不断完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工作的颂歌,其科学本质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无限循环、不断推进、上升的过程。每一次循环都不是简单的回归和重叠,而是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思想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领导者和决策者来说,不断获得正确认识、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作出正确决策并有效执行的根本途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反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