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剪力墙结构体系
1.什么是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建筑墙体作为支撑竖向荷载并抵抗水平作用的结构。墙体材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墙的作用不仅是支撑荷载,而且还具有容纳和分隔房间的作用。剪力墙具有刚度高、整体性好等优点,但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例如,由于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因此上部传递的荷载必然很大。因此,剪力墙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导致平面空间的活动面积较小。 ,剪力墙是结构元素,不能随时修改。开口的布置门窗不灵活等。由于诸多限制因素,剪力墙在商场等公共建筑中使用的情况很少见,而且商场等建筑的高度也不太高,这意味着剪力墙支撑并不适合公共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刚度高,水平荷载作用下横向变形小,很容易满足承载力要求。因此,剪力墙的一般结构适合于建造层数较高的高层建筑。 2、剪力墙单杠标准要求。剪力墙单杠标准要求: 1、剪力墙厚度大于160mm应设置双排剪力墙,分布在结构的重要部位;厚度不大于160mm时宜安装,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网。沿墙体两侧布置两排分布式钢网,并用拉杆连接;拉杆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600mm。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和垂直分布的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3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的钢筋应延伸至墙端,水平向内弯曲10%,然后切割。 4. 纵切钢筋截面剪力墙洞口上下两侧的水平尺寸不应小于洞口剪切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一半。从洞口边缘伸入墙内的纵向钢筋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5、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和垂直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对于结构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应适当提高水平和垂直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在剪力墙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可适当增大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3、剪力墙与填充墙的区别 剪力墙又称抗震墙,是建筑结构中支撑由风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以防止结构在剪力中损坏的墙体。剪力墙虽然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但其本质仍然是承受水平力,承重只是一个副作用。填充墙是在框架结构中的柱之间填充的墙,用作围护结构。这通常是轻质砌块墙。填充墙是非承重墙,不承受结构荷载的影响。但同时,下块很好地支撑了上块的负载。准确的说,它是一堵自承重墙,支撑着自身的重量。填充墙的确定标准是t 约束。在一些混合结构中,柱和墙分别承受荷载。还有一些带有支撑荷载的小型混凝土砌块的结构,因为它们起到结构元件的作用,所以不能称为填充墙。 4、剪力墙连接钢筋的规范是什么? 1、钢筋的粘结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粘结牢固;墙、柱、梁钢骨架中的垂直钢筋。格子的所有交叉点必须相连;面板上部钢网所有交叉点均应绑扎,下部钢网可每隔一段距离绑扎一次。除了零件在船上。 2、将竖杆与底层伸出的重叠杆连接起来,在竖杆上画出横杆标记,在底部和胸部水平处贴上两根横杆进行定位,在横杆上画出竖杆标记。 ,然后附加剩余的垂直条,最后附加剩余的水平条。竖杆内侧或外侧的水平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